烈山区:聚焦“有能有效”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
淮北市烈山区位于安徽省北部,总面积388平方公里,人口24.9万。域内地表水系发达,7条天然河流、4个塌陷湖泊、4座中小水库,2023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。多年来,烈山区始终按照国家、省、市水利工作部署,强化担当作为,推动河湖长制从“有名有责”到“有能有效”,以良好的河湖生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坚持多点联动,做大河湖长制“朋友圈”
创新“河长制+林长制”联动机制
建立联席会议、督查巡查联动、协同沟通和联合宣传等工作机制,把河湖长、林长设置在同一责任区,整合职能职责,提高工作质效。先后开展“河湖长+林长”联合巡查8次,排查发现河湖“四乱”、违规占用林地等问题16个,现已全部整改完成。
深化“河湖长+警长、检察长”工作机制完成警长、检察长交办案件9件,依法打击破坏沱河堤防人员,刑事拘留3人,行政拘留6人,有力推动了重难点河湖问题整改。
探索“河湖长+防溺水”工作机制将“河湖长制”与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有机结合,在全区重点水库、桥梁、涵闸安装50套防溺水智能监控设备。通过智能提醒预防措施,加大假期巡河频次,构建智能化、全方位的防溺水安全工作体系,纵深推进河湖长制,拧紧防溺水“安全阀”。
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上下游、左右岸联动共治,与宿州市埇桥区开展跨市、跨县区联合行动3次,整治界河“四乱”问题14个。
强化系统思维,打好河湖治理“组合拳”
注重水利基础建设始终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,近年来多方整合资金8亿多元,先后实施了新北沱河治理、闸河治理、八里岗坝除险加固、青龙山排涝站、塔山水库加固、王引河治理、萧濉新河治理等工程,进一步筑牢河湖安全屏障。台风“贝碧嘉”期间,烈山区河道堤防、水库、闸站等水利工程平稳度汛。
坚持生态系统治理联合推进“百里清水绿廊”建设,对全区主要河道、水库实施生态环境治理,完成龙岱河、闸河、老濉河、洪庄湖、华家湖水环境治理工程,新北沱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工程,龙岱河连通闸河水系连通工程,全面提升了水生态功能。结合和美乡村建设,对河道周边黄营村、秦楼村等10个村居进行截污纳管,新建污水管网24.8km、污水处理设施7个。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项目,清理整治园区内边沟4条,整治提升污水管网16.9km,做到应纳尽纳。
强化重点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“查、测、溯、治”,对17个入河排污口建立“一口一档”档案资料,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巡查监管,确保污水达标排放。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水污染整治,完成丁庄沟(国家级)、顺山沟(省级)黑臭水体治理任务。实施省级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,推广粪污资源“3+N”治理模式,完成86家规模养殖场(户)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,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家、市级示范场12家。以“再生水利用”为抓手,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烈山区2023年度非常规水处理总量为576.43万m³,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3169.86万m³,非常规水利用率位居全市首位。
强化担当作为,画好河湖管护“同心圆”
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构建“两级党政领导、三级河长管理”组织架构,区级总河长高位推动,召开区级总河长会议2次,印发烈山区总河长5号令、6号令,统筹安排8名区级河长既挂帅担当又出征作为,深入河道一线察看责任流域情况。131名镇、村级河长作为河道直接责任人,主动靠前、包河包段,开展河道巡查巡检,实现了“条条河道有人巡,段段河道有人护”。
精准施策、提升质效全面开展河湖库“清四乱”、碍洪排查、引江济淮通道治理等专项行动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、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对河湖“四乱”问题进行排查,建立问题台账,边查边改。先后出动人员750余人次、车辆125余次,拆除违建10处,清理渔网73处,清理垃圾及水面漂浮物900余吨,清理新沱河、王引河农作物种植2058亩。
多维赋能、凝聚合力多次邀请水利部及淮委专家来烈开展河湖长制业务培训、水资源培训和水土保持培训,进一步深化各级河长对实施国家“江河战略”以及建设幸福河湖的认识,提升了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和各级河长的履职技能。组建“民间河长制”护河志愿者队伍,优选3家企业担任“企业河长”,将河湖管护纳入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内容,进一步延伸河湖管理的“触角”,促使河湖管护更加精准有效。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进学校、进社区活动,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建共享幸福河湖的良好局面。
助力和美乡村,绘就乡村振兴“共富图”
坚持做好“水文章”近年来,烈山区先后完成南湖、新北沱河、闸河、龙岱河4个省级幸福河湖,八里岗坝、小李庄水库2个市级幸福河湖创建,正在推进洪庄湖省级幸福河湖,华家湖水库、田窝水库、塔山水库、米粮坝4个市级幸福河湖创建,是淮北市建设幸福河湖最多的县区。依托10余条幸福河湖示范段建设,充分挖掘烈山山水资源等比较优势,烈山区先后成功申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7个,为皖北地区最多的县区。
大力挖掘“水文化”注重保护传承治水文化,华家湖遗址、赵集二级扬水站旧址、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打造了南湖水文化展馆、南湖节水教育基地、明清石榴园水土保持示范园,通过洪庄湖、闸河河长制主题公园等载体开展水文化宣传,提升广大群众参与意识,营造良好工作氛围。
着力激活“水经济”注重推动融合新业增效,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成为全国样板,南湖、绿金湖、洪庄湖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点。实施皖北地区首个华家湖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,成功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环境改善、水生态修复与乡村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。依托华家湖流域的绿水青山、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条件,打造了“中国软籽石榴基地”及“塔山石榴”“黄营灵枣”“和村苹果”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真正让一方碧水成为强村富民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下一步,烈山区将对标全面强化、标本兼治、打造幸福河湖的3.0要求,统筹推进河湖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全面改善河湖面貌,持续巩固拓展“能效”提级建设成果,推动水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的多元转化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底色更浓、成色更足。